步步惊心!价值250万黄金被骗诈骗剧本杀如何得逞?
在浙江瑞安,发生了一起特别严重的诈骗案件。市民张先生那可是深受其害,在短短数日内被骗走了价值250万元的黄金。好家伙,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
这事得从2024年6月24日说起,那天张先生心急火燎地向瑞安警方报案,说自己遭遇了连环骗局。咋回事?原来是有骗子冒充温州药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打来电话,跟张先生瞎咧咧,声称他在北京某医院大量购买国家管控的安眠药,必须得注销其社保卡。
张先生这时心里就犯嘀咕了,半信半疑的。结果这边事还没搞清楚,又有诈骗分子冒出来了,伪装成“民警”联系他。这位“民警”可真是心怀不轨,要求张先生赶紧购买新手机、注册新账号,还得每天向所谓“队长”汇报自己的行踪。
为了取得张先生信任,这个“民警”居然还“提醒”他要小心被骗,这不是贼喊捉贼!更离谱的是,还建议张先生把银行存款换成黄金,说要“交由法院保管”。您瞧瞧,多会忽悠人
同年6月21日,张先生还线万元的黄金前往指定酒店。到了那儿,通过奇怪的暗号对接,将黄金交给了一名“特派员”。
这之后,犯罪团伙的转移、销赃行动就开始了。沈某在某地下停车场,以一元纸币编号当成暗号,把黄金转交给吴某甲。6月23日晚,沈某和杨某他俩还专程驱车前往深圳,在深圳的某地下停车场,依旧通过一元纸币编号做暗号,再次将黄金交给吴某甲 。
吴某甲听他姑姑吴某乙的指示,把黄金拿到金店转卖出去,获得了整整250万元赃款。接着把这笔钱又打到廖某账户那儿了。为了把钱“洗干净”廖某使出浑身解数,把款项拆分成各种名目 ,什么“货款支付”、“债务清偿” ,妄想蒙混过关。
可在侦查阶段的时候,这些嫌疑人均不认账,都齐刷刷辩称“不知道黄金是赃物”,案件就此陷入了“零口供”的困境。不过,瑞安市检察院的承办检察官那可不是吃素的,人家仔细审查卷宗,发现了好多可疑的地方。三次黄金交接鬼鬼祟祟的都用暗号,这算哪门子正常情况?而且廖某那也是漏洞百出,声称和“卖家”仅仅是“网友”,人家竟能在没收到定金的情况下,把几百万元的黄金这么轻易交给他,离不离谱。再说廖某,他自己银行账户曾因收赃款被冻结过,还能“天真”地接收这疑似有问题的财物,怎么看都不对劲。 此外,吴某乙遮遮掩掩两次让侄子撤回黄金实拍图,沈某夫妇所谓“赴深圳考察金店”当天就折返 ,想想都不合常理。
承办检察官通过高技术手段,恢复电子数据,一点点仔细梳理通话记录与转账链路,成功把涉案人员沟通过程、交接流程、销赃路径完全串联起来了 。案发后,公安机关雷厉风行,赶紧冻结廖某及其亲属名下好多账户,追回167万多元。在审查起诉期间,检察官多次和沈某、杨某及吴某乙交流,做释法说理工作。这一努力奏效了,三人主动退赔42万多元,成功取得被害人谅解。就这样,到2025年2月,最后一笔资金也安安稳稳被追回了,本案最终实现了全额挽损。这一案件的成功侦破和办理,明显展现了司法机关打击犯罪、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决心,也体现出司法行业内部出色、高效的协作系统 。


